就在前两天,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释放多重重磅信号,特别是强调,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体现了党和国家层面对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的重视。
而要谈人工智能,那近段时间“风生水起”的ChatGPT,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如果说,前段时间热议的“最容易被AI替代的十个职业”,还只是GPT悬置于大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话,那近几日,一些行业的人员变动,则让大众真切意识到,“GPT踢馆,可不讲武德”。
前段时间,公关广告公司“蓝色光标”公布,将无限期停止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支出,改用生成式AI完成工作。而在其官网上,《全员开启“人+AI助理”模式,推动AIGC全面应用》的新闻标题赫然在目。
“山雨欲来风满楼”,同一时期,GPT“暴风雨”席卷着游戏、电商、广告等行业。曾自诩有一技之长的人们,如今双拳难敌机器脑,被“踢馆”的GPT“踢倒在地”。
AI改变世界来得太陡:技术背景雄厚的大企业里,CEO正摩拳擦掌,对内大刀阔斧,对外抢占先机;而更多中小企业家也嗷嗷待哺,渴望技术下放,来一次“小试牛刀”。
GPT如同新时代的哥伦布,用同样的一片海洋连接起各行各业的“水手”,不同的是,其中一些“水手”已身处风暴中心,而另一些则眼瞅着风暴将至。
GPT上线早期,尽管有不少专家呼吁对其“见之于未萌”,但其舆论形象,仍可以说是“平易近人”:面对使用者,它会打趣、道歉,会讲令人尴尬的笑话,似乎总愿意把使用它的人,摆在主导者的位置上。
虽然没有具身性,但不少人依旧认为,它有着那么一丝微妙的“人性”。
这么一个“有人性”的私人助理,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算力几度迭代,“蜕变”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无敌卷王”:不是卷走你的业绩,而是卷走你的饭碗。
“从未想过科幻电影里的事儿,会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AI丢掉工作的人们,在网上如是说。
失业后,他们中一部分人选择在本行业重新就业,与GPT“再决雌雄”;另一些人则转换思路,或组织或加入近期异常火爆的GPT使用培训班,寄希望于在下个风口——GPT+和GPT市场化平台化中,实现弯道超车。
人们用自然时间疯狂追赶,企图了解GPT;GPT则用数据空间海量学习,实现对人的理解。
▲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网站页面。图源/新华社
美国有一部灾难电影,名叫《后天》,而AI席卷世界,则发生在“今天”。
今天之前,人类是发令员,在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宣言》中,展示“人造”速度之美;今天之后,人类是运动员,在AIGC浪潮中,与技术共谋未来发展之极。
如果要给这个“今天”选一个具体的时间,或可选在2023年3月17日。这一天,微软将GPT-4全线接入旗下办公软件Office,这意味着Word、Excel、PowerPoint等等应用,可一键生成产品内容,瞬间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
同日,微软CEO纳德拉在当天发布会上直接放话:今天,进入人机交互的新时代,新一轮的生产力大爆发在此开启。
而中国的这一天,则是4月18日。当日,钉钉、WPS、印象笔记等同日官宣,发布自家的“AI办公助手”。同时期,百度内部工作平台“如流”,也全面接入“文心一言”。
如果说“今天”之前,围绕GPT的竞争,还在于头部企业和尖端领域有没有它,或者用不用它,那么“今天”之后,硝烟将逐步席卷每一个职场打工人,竞争的关键,将变成在哪用、如何用。
▲游客正在体验VR项目。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只不过,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留给市场,因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暴走”,但技术服务的社会却不能如此。
如果说技术要进步一寸,那么法理和伦理就该进步一尺。
从这个角度看,2023年4月11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是针对GPT给全社会打的一针“镇静剂”,吃的一颗“强心丸”。
一方面,法理要为伦理服务。为生成式AI立法,正是关切被技术伤害的人:眼下,从一键脱衣,到换脸诈骗,这样的“显疾”必须要除;往后,技术垄断和因AI产生的不正当劳资关系,这样的“隐忧”也时刻要纠。
另一方面,伦理是法理的土壤。技术具有永恒的公共属性,而当下GPT的一路“狂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背离技术的“公共性”,势必会带来社会撕裂。
明确权责主体、限定发展边界,不是打压,而是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