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能让AI赛道“复苏”吗?

  《科创板日报》2月27日讯(记者 陈美)最近一段时间,ChatGPT持续火爆。不仅在二级市场上大放异彩,一级市场上也十分热闹。

  以互联网大佬王慧文为例,在ChatGPT火了之后,这位大佬深夜发文,称要打造中国OpenAI,并自带5000万美元入局。但有硬科技赛道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ChatGPT的这波AI热,只见水花,不见投资人出手。

  “AI赛道是过去一些VC机构比较爱投的赛道,但2022年该赛道熄火之后,一些VC急于找到新风口,帮助AI项目继续融资。”在这波ChatGPT热潮中,该位投资人坦言,没有感觉到AI赛道持续融资的火爆,相反一些VC可能在造风口,进行自救。

  不过,另有接受记者采访、地处南方的投资人表示,任何一个赛道都不能一蹴而就。“判断时不要一棍子把AI打死,也不要因为ChatGPT而推到天上,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

  AI领域找不到新东西可投?

  尽管ChatGPT让AI赛道再次火了一把,但上述硬科技投资人认为,在AI领域,找不到新东西可投。

  “从初创公司来看,他们没有能力与大厂比拼。ChatGPT的背后是大模型,一次训练需要200-1200万美元,且对芯片要求很高。初创公司如果发力类ChatGPT项目,意味着它要建设计算中心等这样高成本的投入。”

  “但抛开大模型的投资,初创公司在AI领域似乎上又可以做一些事。由于大模型开源,越来越偏向基础设施,初创公司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从事相关AI场景的研发。”上述硬科技领域投资人说。

  但就目前来看,初创公司做的事依然和过去差不多,没有特别突破。

  以工业场景为例,该位硬科技投资人谈到,AI依然是工业上最大的应用。它能够替代人,做繁杂重复的工作,以提高效率。但在这方面,过去VC机构已投了很多,不论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在工业AI上均有出手。只不过,关注的细分场景不同罢了,本质上都是识别、检测、分拣、供应链优化等等。

  该名投资人认为,ChatGPT的这波AI热,没有让AI更加智慧。“只是数据模型扩大了,让AI有了生成能力,进而产生AIGC这一赛道。”

  对于AIGC,该名投资人表示,这是一个新衍生的赛道 ,有点偏文娱,但下游真实付费需求值得商榷。“比如AI自动编舞,下游是没有人愿意付费的。而AI画画、AI剧本虽能产生内容,但感觉TO C端竞争激烈。任何流量的出现,都逃不过大厂的跟进。在AI绘画上特效,短视频平台抖音和QQ等已经推出相关应用,专门做图片美化的美图公司也有相关应用,且均为免费。”

  “与此同时,画画需要艺术价值,AI绘画是否会让传统的艺术创作失去价值,也值得思考。”

  至于重新走进视线的AI智能虚拟数字人,叠加了元宇宙概念,包括AI驱动的AR/VR技术应用等,但这些应用都是虚拟世界。这位投资人认为,人的本性还是真实世界的需求,而元宇宙中的硬件投资,AR/VR等都很难在身上轻量化穿戴,再加上购买门槛,C端用户数不会太多。同时,AR/VR游戏场景的宏大,以及3D渲染……这些投入,均是让初创公司难以走出利润困局的原因。”

  所以,在这波被ChatGPT热炒的AI浪潮中,要问有什么新东西可投?该位投资人的回答是:起码现在暂时没有。

  AI赛道没有完全消失

  不过,南方另一位投资人在与《科创板日报》记者聊天时表示,有些人在这上面赚了钱,有些人亏钱。所以,观点、态度不一样。

  就AI赛道来看,他认为,赛道并没有完全消失。“过去2年,AI领域的确冷过,但市场中仍有一些基金在关注和投资,这包括创新工场的李开复和YC的陆奇,旗下基金都专门投AI领域。交流时,曾问过他们为什么还投AI,但回答很简单——就是看好AI,所以愿意一直投下去。”

  这样的回答,让《科创板日报》记者想到了最近一笔投资:字节跳动悄悄投了陆奇。而陆奇所代表的YC(硅谷YC孵化器),这是美国一家著名的创业孵化器,一直在加码对AI赛道的专注。

  再回到AI领域,上述地处南方的投资人表示,这段时间AI赛道确实热了起来,不仅是中国,国外亦是如此。“以AIGC为代表的内容产出领域,一下子就热了,很多创业领域在此出现。相信今年很多融资会产生,因为有创业的地方就有融资。”

  在应用端,这位投资人也谈到,AI领域长期不缺乏应用。“但现实是,一些机构和企业急功近利,预期2-3年就有颠覆爆发,但AI技术的发展应用其实没有那么快,使得估值上造成泡沫。简单来说,就是投贵了,做了风口基金。”

  面对上述科技投资人对于AI画画的看法,这位投资人也认为,AI画画火,原因是其最终结果不是卖画,而是通过AI艺术创造进入到产业。“特别是在游戏制造、音乐领域,原来需要大量人工,但AI来了以后,很快产出内容,代替了一部分人力;包括AI写病历,在大模型被训练的足够强大时,也可能替代初级医生询问病人,写病历报告等,帮助医生节省时间。”

  但对于AI代替医生,写病历,上述硬科技领域的投资人的看法是:这一领域的应用,也有关注过。“但AI只是工具,不承担法律责任,相关应用会普及多少,有没有法律上的门槛均未尝可知。“

  “最重要的是,现在很多投资人分不清这是软件投资,还是AI投资,因为软件投资,估值、成本可能降低不少;但AI投资,请一个AI大牛薪资就高达千万,人力成本的提高是否会催生新一轮泡沫?”

  对此,南方这位投资人表示赞同上述投资人的说法。他认为,任何新技术都有这样的问题。“关键是不要把项目、产品定位定太高,企业估值低一点,预期发展速度慢一点。在不神化的过程中,让投资回归正常,行业慢慢发展的同时,也不再走AI熄火的老路。”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