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hatGPT火爆出圈,正在引起金融业的广泛关注,已有多家企业宣布入局。
“贾维斯是电影《钢铁侠》中托尼·斯塔克的助手,他可以代替钢铁侠去学习现有的知识。ChatGPT让我真正看到的,也许是在未来每家企业、甚至每一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贾维斯’。”理财魔方创始人兼CEO袁雨来2月23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力码科技产品负责人王泽同时表示,ChatGPT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未来可能会替代一些基础岗位,但真正应用于金融业还有一段路。
那么,金融业哪些岗位的“人工”可能会被替代?金融人到底慌没慌?
针对“ChatGPT可以取代金融业哪些岗位”这一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向ChatGPT发问,得到的回复为:“可以代替金融业的投资顾问、风险管理专家、财务分析师、投资银行家、信用分析师、金融交易员、财务经理、财务顾问、投资经理、资产管理师等岗位。”
是工具、是助手
日前,某银行宣布,已尝试运用ChatGPT技术提升软件开发生产力。随后又一银行发布的一则通过ChatGPT生成的亲情信用卡文案,“生命的舞台上,我们都是基因的载体,生物学的限制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但是,当我们思考亲情时,却发现它是一种超越生物学的‘利他’行为……”
文字温馨且富有逻辑,表达方式也娓娓道来。不难看出,ChatGPT的具备语义的理解能力和内容整合能力。正如该推文所说,“这是金融行业首次尝试与ChatGPT搭档生产宣传稿件”。
“从目前的体验上来讲,我认为ChatGPT更像是一位具备中等认知水平的全才,虽然什么都懂,但是都不是很深入。”袁雨来表示,比如对于一个运营新手来说,ChatGPT写出的营销文案应该很不错,普通受众也能接受。如果是为专业领域写技术报告,ChatGPT就显得不够了。
他进一步表示,一方面,ChatGPT拥有庞大数据,具备大量通识知识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技术手段,ChatGPT对于自然语言的处理能力非常强大,能够把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这一能力也是与各行各业链接的关键。
例如,在财富管理行业,通过问答交流的方式,ChatGPT能够把客户90%的需求抽样出来,既能把专业的内容翻译成客户可以理解的语言,与其进行交流,也能理解客户的语言,再从中提取出参数,反馈给专家。
“首先,ChatGPT或许能够替代掉财富管理领域销售人员、服务人员的交流能力,但无法代替其认知能力。其次,它可以作为金融业研究人员的助手,提升分析资料、数据的效率,但是无法替代他们去找到新的规律、新的模式等这类创造性的劳动。”袁雨来表示,ChatGPT最先落地的场景一定是和人打交道的行业,比如营销、投顾。
在金融业,除了财富管理,保险也是需要“人”高度参与的领域。那么,保险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2月13日,某保险公司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其与ChatGPT的聊天记录。针对上述提问ChatGPT在回答中谈到:根据当今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许多保险公司正在投入大量投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保险客户的体验,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更快速地给客户提供服务。但本质上,人工智能并不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只能更好地协助人们提出决策。
王泽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短期内,ChatGPT不太可能取代保险代理人。在保险产品的理解、客户需求的理解,以及对产品和客户之间的需求匹配方面,ChatGPT等AI工具能够做一些简化或者效率的提升,从而帮助保险销售人员更好地定位用户需求,提升销售效能。对于一个优秀的保险代理人而言,人工智能会成为他的好帮手。比如力码科技在智能客服环节,通过构建智能问答知识库,提供AI客服机器人,承接了来自商户、代理人的海量咨询,问题涵盖产品推荐、投保、核保、保单服务、理赔等大部分常见问题,覆盖率超过八成。
此外,王泽也表示,ChatGPT虽做到了“广度”,但并没有达到“深度”。在保险销售层面,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一单成功的保险交易往往建立在富有“人情味”的沟通之上,机器很难解决人类共情的问题。细分领域的专业性、人文关怀等,这些都是以ChatGPT为基础的保险应用场景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未来,能否推动智能服务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呢?
王泽表示,在保险销售行业,保险代理人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保险产品相对复杂,仅在寿险领域就分为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养老年金、万能险、分红险等,这些对于保险代理人而言学习成本非常高。一般而言,代理人往往只了解几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所推荐的产品很可能缺少差异性。
可以畅想,当ChatGPT等AI工具可以把全行业的产品集成,从而降低代理人的学习门槛,让其更多的专注于理解客户需求,最终在更大的范围内遴选出适合客户需求的、兼具个性化和综合性的产品方案。
理性看待
事实上,近年来人工智能产品一直应用在金融业,为什么ChatGPT会突然爆火呢?
对此,袁雨来表示,通俗地理解,各行各业的人能一起交流是因为拥有同一种自然语言。此前的AI工具是分散的,而ChatGPT最大的价值是把各行各业的内容汇总在一起,并协同完成。
王泽也表示,当前保险行业的AI应用更多偏向于解决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问题,比如说保险客服、核保理赔等。如果期望ChatGPT能发挥更具颠覆性的作用,就需要为其提供庞大的,贯穿产业链的数据资源。但无论国内外,金融业都是接受严格监管的行业,如何打破行业信息壁垒,解决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实现多方参与者的共建共赢等问题,尚需时日。
有行业观点认为,金融业将是ChatGPT落地的最佳场景。
对此,袁雨来表示,除了营销、投顾等领域,行业研究员也会因此受益,因为其需要用到大量的信息。初级岗位或许会受到冲击,高级岗位受到影响较小。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金融业一直处于科技应用的前沿,比如普惠金融的发生就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而金融业对AI的应用也不仅限于前台的智能营销和智能客服,还包括信用评估、生物识别、移动支付、客户画像、可视化开发、智能风控等多个领域。
王泽认为,金融业是细分领域,对于专业性要求很高,因此在准确性层面,ChatGPT存在局限性。此外,无论国内外,金融业都是接受严格监管的行业,ChatGPT需要庞大的数据库,做大量的数据训练和优化,而金融数据的获取却非常困难。解决信息准确性、安全性和用户隐私等问题才有可能对金融业产生真正的影响。
王蓬博也表示,金融服务不但要考虑到交互的便捷性,更重要的是避免损失,因此AI和金融的结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并且实时更新数据,同时与监管要求相匹配。
那么,ChatGPT的兴起,到底是风口还是泡沫呢?
“泡沫肯定会有,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ChatGPT只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案例,是阶段性路径,它不代表所有的人工智能,也不代表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袁雨来说道,目前大部分的人工智能还没有突破体验的临界点,大家会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其实并不智能。ChatGPT的模型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提出来了,难的是积攒了大量语料去训练、去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