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球,激发全球AI浪潮,在科技圈和资本市场备受关注和热议,其强大的磁吸力也在向其他领域不断扩散。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内外抢注ChatGPT商标的现象密集出现,同时,利用ChatGPT蹭热点的“投机”行为层出不穷,并衍生出了贩卖账号、搬运镜像、代问问题等生意。
▎ChatGPT商标和微信号被密集抢注
随着ChatGPT关注度越来越高,近来ChatGPT商标也被多家企业及个人抢注。
记者查询天眼查App发现,截至今年2月10日,国内申请ChatGPT商标的相关信息有38条,而且全部是在2022年12月申请的,目前基本上处于“商标申请中”的状态,其中,仅有一家(四川翼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显示为“等待实质审查”。以上申请“CHATGPT”商标的国际分类大多涉及科学仪器、网站服务和广告销售等。
记者注意到,2022年12月7日,来自广东的申请人麦家劲,一天之内就提交了4条关于ChatGPT的商标申请,国际分类分别为广告销售、教育娱乐、科学仪器和网站服务。同日,深圳市亲满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递交了关于ChatGPT的商标申请,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次日,12月8日该公司还申请了相同的ChatGPT商标,国际分类为中文社区。上述个人和公司,成了国内最早的ChatGPT商标申请人。
众所周知,AI创业公司OpenAI在2022年11月底推出ChatGPT,而12月初国内即有人抢注该商标,可见,有些商家对AI领域趋势和信息的掌握很及时,敏感度也很高。
此外,有关ChatGPT的微信公众号也被迅速抢注,小程序产品也纷纷涌现。记者发现,不少注册时间都是在国内ChatGPT“出圈”的2023年初。
据统计,自去年12月以来,已有包括ChatGPT在线、ChatGPT入口、ChatGPT聊天机器人、ChatGPT对聊等在内的上百个公众号面世,且部分平台已经开启“变现模式”。
在某公众号内,就可以看到“9.99元20次对话额度,1个月内有效”“999.99元无限次对话额度”等标价。
但记者搜索发现,目前微信显示名字里带有“ChatGPT”的公众号几乎已经没有了,许多公众号已改名。
▎ChatGPT回应:抢注商标不合法!律师:蹭热点有风险!
对于近期有企业和个人蹭热点,试图将“ChatGPT”注册为商标的行为,近日有媒体专门和ChatGPT聊了聊,ChatGPT回答时明确地表示,商标是注册用于标识特定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标志,而ChatGPT是一个开源的AI技术,不能作为商标使用。
对于有人欲将其注册为鞋帽服装等商标,ChatGPT称,这是不可能的,这些做法并不合法。
目前,ChatGPT在国外是完全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据悉,OpenAI旗下ChatGPT刚刚在本月初宣布将试点一项名为“ChatGPT Plus”的付费订阅版本,会在未来几周率先在美国推出,并逐步推广到其他国家。同时,OpenAI将继续为ChatGPT提供免费访问。这也意味着,原版的ChatGPT还未对C端用户采取大规模“少量次体验额度+付费使用”的商业模式。而国内现有的山寨版ChatGPT付费模式不仅不合规,这个通道也随时可能被切断。
当某行业或领域一有热点概念,就遭遇“抢注”商标的现象,已司空见惯。但是否合法,一直有争议。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信息,我国《商标法》正在进行第五次修改,其中专门创新制度规制恶意注册。例如,要求申请人在注册时就“承诺使用”,还要求在商标注册有效期内提供使用证据,并且新增了禁止相同重复注册的规定。这一系列实体和程序上的修改,有助于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申请。
律师表示,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不得以不正当的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对于恶意抢注的行为应当予以驳回。前述在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搬运”ChatGPT服务并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涉嫌非法经营,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ChatGPT解决了人工智能模型的一些核心技术痛点,随着技术成熟和应用场景的落地,将对相关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和飞跃。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这一概念在技术迭代、商业化和监管层面的相关风险。
知识产权业内人士表示,靠抢注商标并不是长远之路,品牌想要长远发展,关键还得要有内容,企业有实力做支撑,只有合法、正当、合理使用,企业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