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款人工智能聊天软件——ChatGPT爆火。这个程序能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根据上下文进行互动,甚至可以写文章,做视频脚本,写代码乃至于写论文、看病。于去年11月30日发布后,全球下载量火箭攀升——增速甚至超过之前的tiktok,一时间受到科技界疯狂热捧,并迅速出圈,被很多人视作人工智能的划时代作品,甚至会引发人类生产力的又一次跃迁!
老实说,刚接收这些讯息时,云石君也被吓的虎躯一震——往小了说,俺自个儿也是文字民工,眼瞅着chatgpt居然连作家的事儿都能代劳,而且写出来还有模有样,我第一反应就是:那我岂不是要失业了?而往大了说,人工智能被普遍视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目标之一,现在都说科技红利吃尽,美帝也因此深陷经济困境,眼瞅着陷入金融死局难以脱身,这时候chatgpt横空出世,那岂不是美帝又率先打开了新的大门——这样一来咱们中国人这些年拼死拼活的所谓升级创新,岂不是瞬间失去意义?未来一个历史时代,依然注定得给老美当奴口,受其体制性的剥削压榨?
怀着这些惊惶,我仔细研究了下chatgpt——虽然技术性的东西我肯定不专业,但其功效以及作用机制我还是能看懂的。而在有了些深入了解以后,我才发现——不算划时代革命性产品嘛,这本质上还是谷歌阿尔法狗、微软小冰这些东西的进阶嘛!
不错,chatgpt确实非常牛逼,聊天互动无比流畅,写文章甚至写专业论文,也让人完全看不出痕迹,甚至有人让它模仿著名口力劳动者胡锡进写评论,写出来的也跟老胡一个模子,分不清真假。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超强。
但问题是,这真的是革命性的突破吗?
并不是。
为什么人工智能被人类赋予厚望,甚至被很多人深深恐惧?又为什么人工智能迄今为止,依然停留在概念,甚至现实中的人工智能被一些人讥讽为“人工智障”?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或者说我们大众想象中的人工智能,它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它能够像人类一样探索未知,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开创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但现在的人工智能,包括chatgpt,有没有突破这个结界?
并没有。迄今为止所有的人工智能产品,无论是阿尔法狗,微软小冰,乃至于眼下当红的chatgpt,它都局限在对存量内容的学习,通过一定的程式和标准,对其进行排列整理,然后在现有知识结界范围内,给出一个人类看来尽可能合理(或者糊弄)的答案。
也就是说,它不具备创造性。只是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已。
那这个东西,和新闻机器人、甚至天猫精灵这些,有本质上的不同吗?并没有!从量的角度,chatgpt那确实比新闻机器人牛逼的海了去了——更不用说天猫精灵;但从质的角度来看,它并没有突破存量内容的归纳盘整范畴,并不涉及到增量的开拓。这些软件确实能写论文,能写小说,能跟你聊天聊的惟妙惟肖。但它能帮你预判明天A股涨多少点?能通过经济形势,预测出今年中国楼市涨多少钱?预测出美股什么时候崩盘?或者,你能够写一出一篇有真正突破性理论和观点,能真正推动人类生产力进步的论文?
并不能!
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些都不是通过对存量内容进行程式化、标准化的归纳整理,就能得出结论的。
所以,chatgpt并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而依然只是人工“机器人”。它的所谓智能,依然是被动式的,而不是主动式的。它可以更好的应对各类“命题作文”——因为这些命题作文都是有固定化范式、标准和套路的,它可以通过深度模仿和学习来做到高度仿真和精准应对,但它并不能突破固有程式,去应对那些没有套路、范式可以遵循的“非命题作文”——也就是不具备自主性、开创性、前瞻性。
这就是我说它依然只是阿尔法狗、微软小冰这类人工智能软件的进化版、升级版的逻辑。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chatgpt的意义和价值——虽然它依然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但确实比之前的那些人工智能前进了一大步。而深度学习,本身也是培育真正自主意识,进化出真正人工智能的基础。Chatgpt的横空出世,意味着人类向真正的人工智能又一次进阶。
但问题在于,这种意义和价值,真配得上它现在的火热——甚至迅速出圈,引发全世界舆论的吹捧,尤其是获得超高的估值吗?
按理说是不能的!原因很简单,以这玩意的智能化程度,在现阶段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商业价值:写文章、翻译、做视频脚本、聊天什么的,其实之前各类软件也都能做到——chatgpt确实做的更好,但也不是什么革命性的突破。最多就是搜索引擎方面,它未来随着不断成熟,确实会形成一些优势,能够帮助人们在某些场景里,更便捷的了解一些信息(当然也更方便掺杂私货)。
至于远景什么的——当然你可以说人工智能想象空间无穷,chatgpt也是在这个方向上,但毕竟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有十万八千里,这种程度的进步,好像还不足以支撑这个远景想象空间的变现——鬼知道chatgpt什么时候能进化出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人工智能,甚至它能不能进化出真正人工智能都不一定。
资本市场一向都是炒预期卖事实。当事实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根本就不知道能不能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你凭什么把这种完全没影的想象,变成它的估值?
说穿了,资本市场是喜欢炒预期,但这个炒预期也是有前提的。它必须有可行性——至少见得到成功的端倪。特斯拉概念火了那么多年,可只有在跟中国战略合作后股价才一飞冲天。比亚迪玩电池都20多年了,还有新能源这个全球政策大趋势保驾护航,可也只有在这两年新能源车市场爆发后才股价狂飙。chatgpt我们已经分析了,它是很牛逼,但也只是人工智能道路上的量级进步,算不上革命性的突破,更谈不上划时代。怎么这玩意在中国春节后的这短短时间里,就突然火爆出圈,甚至在资本市场上整出一股概念热潮?
在我看来,这很可能又是华尔街和硅谷和一次金融合作割韭菜而已。这些年,美国的这帮科技公司,除了研发创新的主业,其实更热衷的就是金融炒作——毕竟相较于时间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硬突破硬创新,推高股价套现获利,这一手无疑来钱更快,也更安全更稳妥。这也成为美国各大科技公司心照不宣的默契。
怎么个推高股价套现法?之前降息周期里,最流行的是发债回购自家股票——反正当时美债利息低入谷底,不借白不借。打着筹资研发的名义借了,拿到手后扔进资本市场回购自家股票,然后大股东高位套现,钱就这么轻松的落入了自家腰包。
当然,还有更狠的,就是直接搞垄断——本来苹果在手机圈就一起绝尘,中途唯一有可能在高端市场对其构成威胁的华为又被美国政府有形之手干趴下(三星对苹果根本构不成威胁),所以苹果放眼全球就再无对手。事实垄断的结果,就是苹果这么多年越卖越贵,却连个基本的信号问题都解决不了——这难道是因为苹果没这个技术?无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信号问题,就必须整个硬件体系全盘调整——这是不小的开支。现在反正没有挑战者了,所以糊弄糊弄也能赚钱,何必去折腾来折腾去影响财务报表呢?
当然,不是每个公司都是苹果。现在加息周期,再借债回购自家股票不划算——尤其是现在股市泡沫惊天,美债也岌岌可危,不仅不能再借债回购,还要大家一起想办法维持住泡沫,以配合更大范畴的全球金融收割。
那怎么玩?炒概念呗!论科技圈炒概念,马斯克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从火星计划到狗狗币,一看就是乱忽悠,但也不影响人家红红火火。而马斯克虽然喜欢吹牛,好歹也有真功夫——特斯拉、星链、商业回收火箭什么的,都是拿得出手的干货。至于其他没有干货的,比如越混越衰的facebook——索性就改名meta,直接炒了一把元宇宙。
元宇宙是不是趋势?是不是未来?当然是!但就现阶段而言,这玩意就是哄人的鬼,什么时候能够具备现实商业价值,那更是鬼的妈都不知道。但这并不影响去年meta股价借元宇宙打一把鸡血——虽然一年后回头看,纯粹是一地鸡毛,但该套现的,自然早就借势套现完了。
现在,又轮到chatgpt了。一个人工智能道路上的战术性进阶,生生被包装成战略级的革新,搞的大家以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大门就要被打开;趁着这股虚火,chatgpt概念自然又一飞冲天。
股价起来了,前期埋伏的资本自然也就开始数钱。而泡沫惊天,随时面临崩盘,进而带崩美国经济的纳斯达克,也借着这股东风,又可以成功的续一波命——这也算是焦头烂额的白宫、美联储、和贪婪无止境的华尔街和硅谷等各路豪强的一次合作共赢。
当然,有赢的,自然就有输的。大佬们都赢了,谁是输家呢——那自然是那些真金白银进场的韭菜。现在大风已起,大家以为有机可乘、蜂拥进场,希望自己也能当一把风口上的猪。但殊不知资本市场的真理,当你一个韭菜都知道风来了时,这风其实早已过了劲儿,就等着你们进来,然后卷着你们的钞票呼啸而去——所以过一段时间回头看,chatgpt带来的红火,十有八九又是一波元宇宙,只可惜万千韭菜,在这其中沦为了新的炮灰。
还是那句话,chatgpt确实牛掰,但真没舆论吹的那么牛掰——至于用处,虽然推动生产力飞跃那是瞎扯,但对于机关材料狗、网络小写手以及被论文折腾的秃顶的研究生和高校科研院所砖家学者来说,这玩意确实是非常香的宝贝。只不过,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大家也得想想,如果你平日混饭吃的水文字的手艺,能够非常轻易便捷的被chatgpt取代,那接下来,你又还有多少价值呢?
凡事有利必有弊——对没有真功夫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所以,大家自己权衡吧!
既然说到了割韭菜,那我们就再来说说科技金融的勾连。华尔街跟硅谷勾连已久,而这也成为硅谷科技创新动力衰竭的一个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