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这跟足球一样,起决定性因素的是整体的文化风格不同!之前是在追赶蒸汽机、火器、坚船利炮;之后是在追赶原子弹、导弹、操作系统、CPU、光刻机;现在又冒出来ChatGPT、核聚变点火…
你能想象吗?在未来,西方还会有更多源源不断的新东西,你追上一个,西方马上再出来100个。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我们一直在追赶西方技术的情况?
西方的技术其实一直备受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一直在试图追寻一种更高维、更抽象、更普适的永恒“理性”,所以西方科技一直在进行范式转移,不断丢弃那些有形的厂房、机器、设备等硬件工具,转出低维、粗放、具象化的生产方式,而把专利、知识产权、品牌、设计理念等等抽象精密的核心价值留在了西方本土。
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的人口红利和资源优势承接了西方这些相对“低维”的东西,利用这些东西,发展中国家也能从西方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分得利益,从而实现自身的一个相对现代化,尤其是解决庞大的人口就业问题。
但发展中国家过去取得的进步,可能一直是低维、缓慢、非前沿的,当西方科技传到国内时,可能已经落后了几代,比如k8s,传到国内时,谷歌内部使用Borg居然已经15年了,谷歌只是用golang重写了Borg的部分边缘技术并开源为Kubernetes。
在很多其他些高端领域,我们和西方的技术差距可能一直是在不断扩大,尽管我们努力在追赶,但是别人一脚油门加速,就甩开你老远了。
近20年来,软件和互联网如雨后春笋,中小微利用西方文明的这些应用技术客观上解决了庞大的就业问题,诞生了大量码农、产品、运营、Ui,但真正的技术理念依然还是西方占主导,而我们一直是在模仿和无脑引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追赶100年还在追赶?甚至东亚地区人普遍活得很累的情况,这本质问题恐怕还得向上追溯,追溯到西方那个根上,即文明的起源。
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在追求个体的自由和解放,比如柏拉图《理想国》中有个“山洞隐喻”,强调人的认识关键在于灵魂的“转向”,人需要走出“山洞”,转向“光明”。古希腊这些先贤大哲的思想一直在影响后世西方,促使西方个体不断去思考和归纳,源源不断地催生新的东西,不断涌现出“从0到1”的新“理念”。
而东方文明更注重的是技术的实用性,是在看到效果之后,能进行大批量的横向复制和推广,快速把技术转化为效率,并擅长于从1到2、从2到3,最终实现本地化,比如佛教在古中国的传播扩散过程就是这种路径。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范式,尤其在有了人口红利这个“大平台”之后,可以让新技术的优势被无限放大,甚至可以衍生出很多超级项目和超级工程。但是,增长是非连续的,一旦过了一个增长极限或浪头,在亟需下一个创新增长点出现的时候,东方不擅长“从0到1”的短板又会让生产发展陷入内卷和低水平重复,这些缺点,甚至不能靠简单的用金钱去“砸”出效果来弥补,这个时候,又需要去引入西方新的工具技术和理念,比如,当下互联网就出现了这种内卷,我们正在等待西方能找到向上突破的那个破局点,如果这个破局点不能到来,更大的发展困境恐怕还在后面。
文化上的这些差异,西方擅长以探索为生,不断寻求技术理念的突破,以期实现生命和真理的永恒;而我们是以结果为生,“打胜仗思维”,是用无情的执行来寻求技术的落地,以期实现有限资源和效率的规模扩大,是用反向的执行力来击穿事物的本质,而对技术创新中初始的场景和现象启蒙并没那么热心。
或许,东/西方文明就是这样的分工吧,各有擅长,需要相互吸收互补,需要开放融合,这就促使我们一直在不断追赶和引入西方技术。
王德峰教授有另一个说法,我们的文明优势在于能让我们有“安身立命”的东西,而这个“安身立命”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避免被异化;而在现代科技这块,别无选择,只有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学习西方技术,“师夷长技”,保持开放和连接,把技术本身合理地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