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iPhone”被它的第一批用户骂惨了。
4月12日,硅谷备受瞩目的AI明星公司humane宣布,首款无屏幕可穿戴设备Ai Pin正式开售,面向美国市场,售价699美元,人民币5000出头。
但一周以来,随着科技媒体和发烧友们的测评一一出炉,这款产品却开始慢慢从“好评如潮”走向了“褒贬不一”。
甚至隐隐有差评如潮的趋势。
遥想去年,Ai Pin还仅存在于官网宣传视频时,就已被选为《时代》“2023年度最佳发明”之一。
在今年2月的MWC 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humane员工将这个小玩意儿别在胸前,在手指翻飞间操纵设备进行交互,将投影打在手心上时,更是在国内外科技圈都狠狠出了一波风头。
但现在,一众海外科技媒体却齐刷刷给出了差评:
The Verge对Ai Pin的评分为4/10,称这玩意儿唯一能做的就是“报时间”;WIRED直言不讳“过于简陋,没多大用处”;CNET甚至都不愿意用上“测评”这种字眼,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产品还没有做完。
到底怎么了?
戴在衣服上的ChatGPT,出道前拉满期待
Ai Pin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2023年5月9日的TED公开演讲。
当时,已从苹果离职5年的创始人伊姆兰(Imran Chaudhri)指着戴在自己胸前的小巧设备说:
“你可以拿着一件物品,问它(Ai Pin)与之相关的问题,根本不用再在手机上乱搜一通……未来不会在你手中,更不会在你脸上。”
15分钟的演讲里,伊姆兰用详细阐述了他创造Ai Pin的目的:让硬件成为感知世界的另一双眼睛、另一个大脑,让整个体验是无屏的、无缝的、可感知的。
直白点说就是:AI驱动一切,干掉所有屏幕。
这次演讲共有超过300万人次观看,还被TED官方放入了《2023年最受欢迎的TED演讲》榜单。
当年11月,Humane发布了一段产品介绍视频,并表示,第一批产品将于2024年3月份开售。
通过演示视频,我们也对Ai Pin有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认知——
一手把握的火柴盒大小,没有屏幕,外壳仅由摄像头和触摸面板构成。
独立设备,不需要连接手机等外部设备,也不涉及任何App,直接接入互联网调用各种AI服务和工具。
可以通过语音、触摸板、手势、投影四种方式,随机开启一个话题一问一答、搜索特定信息、实时翻译佩戴者的发言,还能通过“眼睛”(摄像头)识别当前场景或物体,并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和分析。
总之,就像一个可戴在衣服上的ChatGPT。
除了购买设备本身,Humane还与美国运营商T-Mobile合作,推出了每月24美元(约合173元)的订阅服务,以支持用户以无限流量畅享AI服务。
而在3月31日前购买Ai Pin的用户,可以获得3个月免费订阅服务,以及免费送货服务。
这并不是一个很低的定价,背后的订阅服务也在当时引起了一小波质疑。
没过多久,Humane宣布Ai Pin的首批发货时间将推迟到4月中旬。
当时有消息称,由于是需要再小巧机身内塞入语音、激光投影等功能组件的全新形态产品,Ai Pin存在着不小的量产难度。
发售之前,Ai Pin的最后一次露面是在2024年2月26日开幕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
在humane的展台上,工作人员统一穿着黑色卫衣,印着公司logo处别着Ai Pin,进行公开的演示、讲解。
有外媒称之为“零距离间接”,因为他们并不能直接上手试用,只能看现场工作人员的展示。
语音和触摸板倒还是其次,但当Ai Pin生成的内容通过绿色光线投射到用户的掌心,这些内容又跟随着工作人员掐指、握拳、旋转手掌的动作,实时地进行翻页、选择、确认之时,着实让人有一种“指尖拿捏信息”的未来感。
当然也不乏质疑,比如“取消第三方APP”这个饼实在是太大,比如线下演示里的延迟和发热问题。
但是,一次跳票,一次“零距离间接”,已经拉满了不少期待。
终于,第一批用户在4月12日之后,陆续将Ai Pin拿在了手里。
只是效果让人大跌眼镜。
不如智能手环
首当其冲的是那个当时看来无比惊艳的交互方式。
首先,Ai Pin能与手交互——但也只能与手交互。这就意味着你要么听语音播报,要么就只能在掌心投屏。
由于整个显示内容只有一掌之大,手势也就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活动,因此,只要动作稍微大一点,或者不那么标准,就很容易误触或错选。
不少实测者都表示,要实现完美无缺的微操,还是有着不小的学习门槛。
而这么一整套结印下来,也让操作者怪尴尬的。
与手势交互密不可分的是那基于“激光墨水显示”技术的掌心投影——这就是Ai Pin被诟病的第二个主要功能,显示。
Ai Pin的掌心投影有几个特点:
第一,投影距离相对固定。
这意味着你必须尽可能保持身体和手掌的相对静止,在某个固定的位置一直举着手,才能获得最佳的显示效果。
如果中途手晃了,投影的内容也会跟着来回晃动。
第二,“自适应”。
简单来说就是手大的人,显示的内容就多,手小的人,显示的内容就少。Engadget的一位男性记者给了一个具体的数字:每次可以看到7行文本,一行1-3个单词。
如果遇到长文本,搭配那结印难度的手势操作系统,体验可以说是无比酸爽。
第三,“见光死”。
由于Ai Pin激光投影的亮度不足以击败太阳光,因此其显示功能无法在明亮的室外使用,有媒体还提到,纽约的阴雨天气也会让他看不清手上的投影。
“而在评测之前,Ai Pin只在TED Talk舞台、室内会议摊位等较暗的环境中公开演示过。”外媒ZDNET这样说。
第三,号称要做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AI硬件,但却并不够智能。
目前Ai Pin设备内置了GPT大模型、自研AI系统Cosmos、GPS系统。
Ai Pin没有屏幕,自然也没有满屏的应用程序,用户要依靠内置的GPT大模型、自研AI系统Cosmos、GPS系统,还有摄像头去去实时地感知世界,获取回答和执行命令。
如查询天气,推荐停车场、给好友拨打电话,获取旅行建议等等。
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并没有那么方便。
在AI基础功能上,Ai Pin仍在很多尝试性问题上回答错误,幻觉问题比较明显。
而在通过摄像头去识别物体时,也常常出现无法识别、识别错误,或者结合大模型幻觉的“胡言乱语”情况。
而由于Ai Pin的去屏幕化,用户也很难去验证答案的可信程度。
外媒Wired在测评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在识别一个不知名寺庙时,Google Lens则表示这是泰国的披耶那空洞,同时提供相应的实物图片,而Ai Pin则表示这是柬埔寨吴哥窟,却没有更直观的展示。
这一点在拍照上就更为明显,由于没有取景器,加之摄像头本身的功能,最后的成片就非常模糊。
最后,在响应速度、发热上,Ai Pin也遭到了不少吐槽。
很多测评提到Ai Pin对一个问题的反应速度是3-5秒,且频繁使用基础功能如询问、拍照、识别物体之后,很容易导致发热。
总而言之,Ai Pin确实提供了很多新鲜有趣的玩法,但并不够革命性,也不足以替代智能手机,甚至不如智能手环。
就像是外媒Verge说得那样:
“我并没有看到什么未来,但我确实看到了一个挺酷的小玩意儿——只是不要太认真。它只是一个小工具,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
团队高管发文内涵
事实上,在Ai Pin发售后的第二天,Humane官方账号就站出来了。
回应让人挑不出错:感谢测评者们的反馈、坦然设备还有进步空间,并给出了长长一串即将改进的功能清单。
比如,设备的第一版本“故意设置了保守的热限制”,因而系统对温度较为敏感,后续肯定会有所改善;比如今年夏季就会加入语音定时器、运动监测等功能;AI基础功能也会不断迭代……
图源:Humane官网
不过,Humane产品工程主管Ken Kocienda倒是发表长文,称AI的变化速度远远超几十年前在个人电脑上看到的水平,而他们在打造Ai Pin时就考虑到了这一历史视角。
他以自己制作第一代iPhone的自动校正键盘时的经历为例,表示自己当时也对触摸屏的概念存在相当大的疑问。
但随着时间流逝,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这种操作方法,键盘也就慢慢消失了。
而这种“消失”,也正是在Ai Pin上发生的事。
文章中间,老哥还暗戳戳地表示现在的社交媒体们太吹毛求疵,倾向于尖锐言论,而且越尖锐越好。
其实,媒体和网友们几乎是一边倒的差评,固然与Ai Pin本身的质量有关。
但很多测评中的遗憾和惋惜,又是因为背后的Humane团队在此之前实在是过于耀眼。
创始人伊姆兰在乔布斯回归时期加入了苹果团队,那是一个创意无限迸发的时代,伊姆兰参与了OS X的Aqua界面和iPad的设计,并且还是Multi Touch、滑动解锁的设计师,以及部分专利的拥有者。
在这段日子里,他还结识了自己最可靠的伙伴和爱人,iPad设计团队的软件工程总监贝瑟妮(Bethany Bongiorno)。
2016年,这对夫妇双双离开了苹果,创立了Humane。
伊姆兰在当时给苹果同事的邮件里提到,他觉得自己的灵感正在枯竭。
而在当时的很多苹果粉丝看来,伊姆兰的离开也仿佛是苹果的创新时代已经远去的一个象征。
可以说,这是一家自诞生起就起点更高的公司。
2023年,Ai Pin面向市场的首次亮相,正值智能手机热潮的低谷与AI热潮的交汇之时。
而引领这场AI热潮的OpenAI老板奥特曼,又正巧在Humane刚获得的1亿美元融资的投资队伍中。
2024年1月,Humane就又引入了一位高管,前苹果配件高级工程经理Greg Nayman任职担任电气工程主管,同时也进行了一番团队重组。
2月份,又宣布与韩国运营商SK Telecom达成战略合作,顺利进入非美国本土市场。
一时间,Humane可谓是风光无限。
然而,他们当前推出的产品,似乎还并无法回应创始人的野心。
就像是对于Ai Pin这个名字,创始人贝瑟妮解释的那样:
“Ai Pin的i没有大写, 这表明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显然,Ai Pin还有很长的路要走。”